不到两年时间,和铂医药与美国药企cullinan的合作以“分手”告终。
8月8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与曾经的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cullinan终止协议,公司将重新取得hbm7008的全球权利。对于“分手”的理由,和铂医药方面表示,是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调整了战略方向。
和铂医药方面可能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根据披露,和铂已经拿到了2500万美元首付款。公司表示,后续还将为hbm7008寻找合适的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在海外大药企大规模在国内捡漏创新药的背景下,作为一款潜在first in class药物,hbm7008未必不会找到更好的买家。
但是,消息发出后公司股价还是遭到不小的打击。8月9日,和铂医药股价收跌5.3%。市场可能认为,短期内和铂医药的业绩会有影响。
合作不到两年遭遇退货风波
2023年2月14日,cullinan以2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6亿美元里程碑款,以及最高近20%销售额分成,拿下了仍在一期临床阶段的hbm7008美国地区开发权益。
吸引cullinan的或许是该药针对pd-1耐药患者的潜力。据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项研究,有高达60%的患者会对pd-1出现原发性耐药,这也是pd-1实际有效率不高的原因,潜在的耐药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为人知。
理论上来说,hbm7008能解决pd-1耐药的问题。hbm7008是一款针对b7h4x4-1bb的双抗,也是全球第一款针对这两个靶点所研发的双抗,由和铂医药自建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平台开发。该药物独特的肿瘤表达特异性和免疫调控活性,有望在pd-l1阴性或对pd-1/pd-l1免疫治疗药物具耐药性的患者中,产生更好的疗效。
然而最终,合作不足两年就画上了终止符。和铂医药并没有损失太多,并不需要退还任何款项,药物在美国地区开发及商业化的所有费用均由cullinan出,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也早已入账。2023年,和铂医药得以扭亏为盈就少不了这笔钱的助力。至于后续hbm7008的开发,和铂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将继续探索其他开发及潜在商业化的机遇。
cullinan公司也是一家国外的小企业,市值不到10亿美元,给和铂医药出海的助力有限,因而终止合作带来的影响也有限。
即便如此,消息发布次日,和铂医药的股价仍然遭到了不小的打击。8月9日,和铂医药股价收跌5.3%。市场的担忧或许在于:这场合作为什么终止?问题是出在产品数据方面,还是另有隐情?
退货背后的真相
和铂医药给出的回答是:退货主要是因为cullinan的战略转型,与产品关系不大。这个回应具备一定可信度。
cullinan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biotech,今年公司内部发生了不小的变动。4月17日,cullinan去掉了名字中的“oncology”也就是“肿瘤”,改为cullinan therapeutics,伴随名称的变化,公司经营方向也从肿瘤逐渐向自身免疫疾病倾斜。
为此,cullinan也更改了内部管线研发项目的优先级。公司核心产品cd19/cd3双抗,此前主要被用于开发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如今针对这一适应症的研究的招募已经停止,尊龙凯时最新官网管线适应症更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cullinan将目光转向自免领域并不难理解。眼下自免领域正在快速爆发,该领域的药物全球销售额仅次于肿瘤,位居第二。但与肿瘤领域的极度内卷不同,自免领域仍有蓝海存在。
此前,cullinan首席执行官也曾表示:进入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部分原因,正是有机会为一系列未满足需求的病症提供疾病缓解治疗。而淋巴瘤领域竞争激烈,未满足需求已经减少。
不过,和铂医药的产品自身不够强大,可能也是“分手”原因之一。cullinan在财报中表示,为了将资源集中在最有前景的项目上,根据初步临床观察结果停止cln-418(hbm7008)的开发。在部分投资者看来,这暗示了cullinan看到初步临床数据后并不满意。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针对b7h4、4-1bb这两个靶点的药品获批上市,侧面印证了这一双抗的研发难度之大。hbm7008的数据到底能不能打?就要等待和铂医药拿出更多的临床数据了。
2023年对于国内上市创新药企来说,是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的一年,这些挑战来自外部环境也来自内部变革。
过去一周时间里,多则创新药产业链“指南”没能在二级市场激起太大的水花,令不少行业参与者心寒:创新药板块已经没人关注了?
根据全球临床试验收录网站clinicaltrials和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平台chinadrugtrials,3月共12款创新药进入iii期阶段,其中5款来自中国药企。
seagen曾经最大股东,百济神州第二大股东,康方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summit第四大股东,如今所投资的海思科海外合作方再登ipo舞台。
4月7日晚,一份公告让行业炸了锅: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9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日截止。
通过与海外资本合作成立新公司的“newco模式”出海,正成为本土创新药企实现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