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住房限购仅北上广深、杭州天津西安海南等地在执行-尊龙凯时最新

住房限购仅北上广深、杭州天津西安海南等地在执行

4月28日,据微信公众号“成都住建”消息,四川省成都市出台通知,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通知自2024年4月29日起正式施行。

通知明确,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即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户籍、社保等购房条件,不再限制购买套数。同时,全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

这也意味着,成都成为武汉、合肥、南京、长沙等热点省会城市后,又一座全面放开住房限购的城市。

成都住房限购政策已执行7年半,此前已多次优化

回顾成都的限购政策,至今已执行约7年半时间。2016年10月1日,成都市房管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范围内实行住房限购,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不限购二手房)。

2017年3月23日,成都市发布《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将二手住房纳入限购范围。要求购房者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二手住房的,应符合购买商品住房条件,且只能新购买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同年4月,成都住房开启限售;11月,成都新房实行摇号政策,成为继上海、南京、长沙之后的全国“公证摇号”第四城。

2018年成都迎来调控升级,彼时,“七万人抢千套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等消息见诸报端,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也迎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约谈。约谈指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稳房价、稳租金的调控目标;加强资金管控,有效降低金融杠杆,防范市场风险;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遏制投机炒作,支持和满足群众刚性居住需求。

约谈后的2018年5月15日晚间,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将限购对象由自然人调整为家庭;户籍迁入成都市未满24个月的购房人,应在成都市稳定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方能新购住房;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购房等。同时,成都将限售范围扩大到全市,全市范围内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202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楼市下行,各地房地产政策开始松绑,成都也不例外。

2022年5月,成都出台《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放松了对限购和无房的认定条件;11月,优化区域限购,完善商品住房公证摇号排序选房;12月再次优化完善限购政策,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可在户籍对应限购区域购一套住房;2023年9月,成都官宣144平方米以上住房取消限购,限购区域调整。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继续实施住房限购,统一为一个限购区域。其他区域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此次,成都明确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也意味着成都全面退出限购政策。

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截至今年4月28日,全国已有约35城放松限购政策,其中合肥、昆明、苏州、长沙等22城全面放松限购。

住房限购政策逐步退出市场,除海南省外仅有7城仍执行限购

结合近期楼市数据来看,成都3月市场成交走势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单月环比大幅回升,但热度仍不及去年小阳春。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月成都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分别成交8924套、18771套,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41.9%、33.4%。结合诸葛数据研究中心建立市场先行指标情绪指数来看,当前市场情绪修复局势也暂不稳定,2024年3月成都市场情绪指数为-0.79,位于市场观望区间低位,较上月下降0.05。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从政策走向来看,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政策总体延续宽松态势,核心一二线城市担当起松绑限购类政策的主力军成为了显著特征之一。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除海南省外,核心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和杭州(新房)、天津、西安等核心区仍维持限购政策。

住房限购仅北上广深、杭州天津西安海南等地在执行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全域退出限购,这是近段时间二线城市的共同选择,预计接下来会覆盖到其他城市。在系统谋划稳楼市政策强化地方主体责任以及一季度新房市场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地方救市的动力更强了。

目前,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也已开始松动。

广州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放宽购房条件的城市。目前,广州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

今年1月,上海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自1月31日起,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

北京在今年2月优化通州楼市限购政策,落户或就业家庭不再“双限”。同时,进一步松绑离婚限购政策。北京市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3月27日起,离婚限购政策不再执行。”即北京离婚后购房不再受离婚年限限制。4月,北京进一步优化楼市政策,离婚不满一年的申请人如名下无成套住房,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

深圳市则于今年2月发布新政,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限购2套住房,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限购1套住房;取消落户年限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年限要求。

此外,近期市场传出的“五一”之后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的限购政策,同时取消5年的增值税,满3年即可免征的消息。澎湃新闻通过深圳12345咨询,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表示,相关政策信息以市住房建设局官方公布为准。市住房建设局将结合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zx0600,zx0280)

推荐阅读

将放松郊区限购?北京市住建委:未接到相关通知

北京市住建委或计划放松部分郊区限购?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员表示,目前限购政策并未调整,也未接到相关通知。

中华网财经 2023-11-17 15:21:14

每月省1000多?买北京住房,公积金贷可延长20年!

与原核定标准相比,相当于增加10年或20年贷款时间。

北京商报 2024-04-17 13:18:35

高能级城市连获4宗地,龙湖前4月销售额超324亿元

克而瑞发布2024年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榜单,龙湖集团1-4月累计销售为324.3亿元,稳居行业第九。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19:55:54

天津购房新政策:京冀籍和就业人员享本市户籍政策

日前,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

2024-04-30 16:51:35

布局“城市心脏”背后,龙湖深耕高品质住宅市场

房地产市场正回暖,龙湖精准布局一、二线高能级城市核心地块,直抵“城市心脏”。

中华网财经 2024-04-26 13:34:42

地产代建,彻底成红海了

最近两年,要说房地产行业最炙手可热的细分赛道,代建不遑多让。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4-04-26 10:15:34

两年亏近300亿元!昔日千亿房企主动提出破产重整

曾经风光一时的千亿房企,正在经历“至暗时刻”。

北京商报 2024-04-25 15:49:05

上海、成都、北京获三宗地,龙湖深耕高能级城市

龙湖连续在上海、成都、北京拿下三宗土地,颇为引人注目。

中华网财经 2024-04-25 12:00:35

融创等被恢复执行20亿元,累计被执行已超239亿元

继今年1月份被强执18亿元后,融创房地产等新增一则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20亿元。

中华网财经 2024-04-24 17:53:44

佳兆业被强制执行1.3亿元,累计被执行超256亿元

近日,房地产企业佳兆业集团等因被强制执行1.3亿元而引发关注。

中华网财经 2024-04-24 16:12:00

多品类全域收入下滑,海天味业净利润再下滑9.21%

海天味业在财报中称,2023年,我们在承压和挑战中坚定向前,但前方是个下坡路。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21:05:24

伊利未完成2023经营计划,董事长潘刚降薪逾390万

伊利千亿以后,动作怎么迟缓了?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21:00:58

小红书电商618扶持店播,推出“三升级、亿补贴”

618大促,电商新选手小红书有何新思路?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20:00:41

贾康:拉动消费还能靠发放消费券吗?

今年以来,我们已观察到消费券发放开始出现了拉动效果不及之前的新情况,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观察分析,并试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建议。

和讯 2024-04-30 17:35:46

营收、净利双降,“酱茅”神话能否继续?

2023年,“酱茅”海天味业在承压和挑战中挣扎。

食品评论日刊 2024-04-30 17:31:29

格力电器营收再破2000亿,重回2018年水平

万人万店,营收重回5年前。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4-30 15:50:48

周鸿祎卖的迈巴赫是前妻的?车辆产权归属惹争议!

360董秘办:周鸿祎肯定是有权利卖才进行拍卖的。

北京商报 2024-04-30 14:20:46

丁雄军使命结束,茅台老人张德芹接棒

丁雄军“合约”到期。

中华网财经 2024-04-30 13:30:51

尊龙凯时最新的友情链接

融媒体

中华网财经公众号
中华网财经公众号

尊龙凯时最新的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
网站地图